编辑
2025-09-22
C#
00

目录

Modbus 数据模型解析
数据地址与偏移问题
端序处理与字节排序
大端序与小端序
字节与字的交换
浮点数及多寄存器数据表示与转换
IEEE 754 单精度浮点数
32 位和 64 位整数
数据转换示例与计算公式
字节交换流程图
工程实践中需重点关注的数据转换问题与解决方案
结论

Modbus 是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中最常用的通信协议之一,其自 1979 年由 Modicon(现为施耐德电气的一部分)推出以来,已广泛应用于 PLC、传感器、仪表等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本文将全面探讨 Modbus 数据模型及数据转换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涉及数据模型定义、地址偏移、端序处理、浮点数及多寄存器数据转换等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理论基础的剖析和实际案例的详细说明,本文旨在为工程师和开发人员提供一份权威、实用的参考文档,帮助他们准确解读和实现 Modbus 数据通信的各项需求。


Modbus 数据模型解析

image.png

Modbus 协议将数据抽象为几种不同的数据模型,主要包括:

  1. 线圈(Coils)
    • 访问权限:可读写
    • 描述:代表单个位,用于控制开关状态。
  2. 离散输入(Discrete Inputs)
    • 访问权限:只读
    • 描述:代表单个位,用于读取输入状态。
  3. 输入寄存器(Input Registers)
    • 访问权限:只读
    • 描述:以 16 位整数(范围 0-65535)形式存储数据,常用于传感器读数等。
  4. 保持寄存器(Holding Registers)
    • 访问权限:可读写
    • 描述:以 16 位整数形式存储数据,常用于配置参数或保存模拟量值。

下表详细展示了 Modbus 数据模型的各项特性:

数据类型访问方式描述
线圈读写单个位输出,用于控制开关或继电器
离散输入只读单个位输入,反映传感器或开关状态
输入寄存器只读16 位输入数据,常用于测量值读取
保持寄存器读写16 位输出数据,常用于配置和命令传递

这种数据模型设计简单而高效,使得 Modbus 协议能够在资源有限的工业设备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同时,由于数据模型具有标准化的特性,各个厂商可以更方便地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交换和互操作性.


数据地址与偏移问题

在 Modbus 协议中,数据地址的管理和偏移问题常被混淆。文档中常见的保持寄存器地址一般标记为 40001 开始,但实际传输时,协议采用零基地址。例如,寄存器 40001 在通信帧中实际表示为地址 0。这种映射关系在不同的编程库中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例如,某些库(如 libmodbus)会自动进行地址映射,将用户所写的 0 自动转换到相应的 40001 地址.

同时,不同设备由于硬件限制,其支持的地址范围可能有限。例如,某些 PLC 可能仅支持 500 个保持寄存器,即可以使用的地址区间可能为 40001 至 40501 或 400001 至 400501,这取决于设备配置和用户习惯. 因此,开发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应首先查阅设备的地址手册,确认实际可用的地址范围,避免因地址偏移问题导致数据读写出错。

在编程时,对位于数组中的连续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时,需要特别留意起始地址与寄存器个数的设置,确保与设备端口协议完全匹配,再根据设备厂商所提供的文档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测试.


端序处理与字节排序

由于 Modbus 协议最初是为 16 位数据设计的,所以在处理多字节数据(如 32 位整数、浮点数或 64 位数据)时,不同设备厂家的字节序(端序)存在较大差异。常见的端序类型包括大端序(Big Endian)、小端序(Little Endian),以及一些混合格式,如 PDP 小端字节交换(BYTEORDER_BIG_SWAP)或小端字节交换(BYTEORDER_LITTLE_SWAP).

大端序与小端序

  • 大端序(Motorola 格式):高位字节先传输,如“ABCD”,在一个 16 位寄存器内,高位字节放在前面.
  • 小端序(Intel 格式):低位字节先传输,如“DCBA”,在一个 16 位寄存器内,低位字节放在前面.

不同厂家在处理组合数据(如 32 位浮点数由两个 16 位寄存器构成)时,可能采用不同的排列次序。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在访问库中设置字节序参数,或在应用程序中手动进行字节交换。例如,在使用 FluentModbus 和 EasyModbus 进行数据通信时,即使在读写单个寄存器时没有问题,但在处理包含多个寄存器的浮点数数据时,必须确保按照正确的字节序对寄存器中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

字节与字的交换

在某些情况下,仅仅交换单个 16 位寄存器内的字节是不够的,还必须对整个数据单元内的 16 位字进行重新排列。例如,对于 32 位的浮点数数据,正确的流程通常包括:

  1. 分别读取两个连续的 16 位寄存器。
  2. 将两个寄存器内的字节按照特定顺序组合成一个 32 位值。
  3. 根据系统的 CPU 端序(大端或小端)进行必要的调整.

各个厂商可能遵循不同的约定,如高字在前(标准 Modicon 规格)或低字在前(WattNode® 测量设备常见),因此开发者在配置 Modbus 主机设备时,需要根据具体设备的说明文档设置正确的字节交换选项.


浮点数及多寄存器数据表示与转换

Modbus 协议本身只定义了 16 位寄存器的数据传输格式,对于大于 16 位的数据类型(如 IEEE 754 浮点数、32 位整型和 64 位双精度数)仅提供了基础的拆分传输机制。为此,各个厂商和用户逐步发展出不同的表示方法和转换技术。

IEEE 754 单精度浮点数

IEEE 754 单精度浮点数使用 32 位(4 字节)数据表示,通常由两个连续的 16 位寄存器组合而成。例如,浮点数 50.123 的表示可能被分解为高寄存器 0x4248 和低寄存器 0x7DF4。然而,由于不同设备传输顺序存在差异,有的设备会先传输高寄存器,有的设备则传输低寄存器,导致读取时需要进行寄存器顺序的交换.

使用 Modbus 主机软件时,一般会提供交换字节或交换字的参数设置。以 C# 示例为例,可以设置客户端的字节序参数为 ModbusEndianness.BigEndian 或 ModbusEndianness.LittleEndian,从而在数据读取时自动调整字节顺序.

32 位和 64 位整数

对于 32 位整数,其存储方式与浮点数类似,也需要在两个连续寄存器中读取数据,其范围可达 0 至 4294967295(若无符号),或 -2147483648 至 2147483647(若为带符号数). 64 位浮点数(双精度)的读取则更为复杂,因为它涉及四个连续寄存器,并且在数据转换时可能涉及多级字节与字交换的操作。

在 LabVIEW、C# 或其他编程语言中,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先读取所有相关的寄存器,将其存入缓冲区数组,然后使用 TypeCast 或类似函数进行数据转换。如使用 LabVIEW 处理 64 位浮点数时,可以采用 Join 和 TypeCast 将 4 个 U16 值重组成一个 64 位数值,再进行后续计算.

数据转换示例与计算公式

对于 IEEE 754 浮点数,其主要的表示结构为:

  • 符号位 S
  • 指数 E
  • 尾数 F(亦称为有效数字)

数学公式为:

(1)S×2(E127)×(1+F)(-1)^S × 2^(E-127) × (1+F)

例如,某 PowerLogic 电表读取的频率值数据,可通过将两个 16 位寄存器中的位数据合并,然后按照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得到最终的浮点数值. 下表展示了典型的浮点数拆分与计算步骤:

数据组成部分内容说明示例(位表示)
S符号位(0 表示正数,1 表示负数)0
E8 位指数,实际值需减去 127二进制 10000100 转换为 132
F23 位尾数,需转换为小数形式后加上 1 得到有效数字0.1000111(示例数据)

这一过程要求工程师在读取数据后,必须正确执行字节重排序和数值转换操作。一旦发生字节序错误,所计算出的浮点数将完全失去实际意义,因此在每次部署新的设备前,都必须进行详细的测试与校验.

字节交换流程图

为便于理解整个浮点数与多寄存器数据的转换流程,下图以流程图的形式展示了数据读取、字节交换和数值转换的基本步骤: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从设备读取连续寄存器数据"] B["检查设备文档中寄存器顺序说明"] C["判断是否需要字节交换"] D["如果需要,进行字节交换操作"] E["合并寄存器数据成完整数据值"] F["根据 IEEE 754 等格式进行数值转换"] G["输出转换后的浮点数/整数"] H["结束"] A --> B B --> C C -- "需要交换" --> D C -- "不需要交换" --> E D --> E E --> F F --> G G --> H

通过以上流程图及表格,可以直观地看到数据转换的各个环节,对于工程师在编写 Modbus 通信程序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工程实践中需重点关注的数据转换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类型主要挑战解决方案
浮点数寄存器顺序错误数据读取后数值不匹配设置正确的字节交换参数(例如 BYTEORDER_LITTLE_SWAP)
多寄存器数据组合失败4 个或更多寄存器组合后的数据错误使用数组读取后进行字交换和 TypeCast 转换
地址偏移混淆用户提供地址与数据传输中地址不一致校准地址偏移,利用库自动映射或手动调整
不同设备端序差异同一程序在不同设备间数据数值变化、错误转换查阅设备手册,选择支持端序参数的通信库进行统一配置

这些实际经验为调试和部署 Modbus 通信提供了宝贵经验,也提醒开发者在设计系统时务必考虑设备间可能存在的各种不一致性。


结论

总结来说,Modbus 数据模型及其数据转换技术在实际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发者在设计和实现 Modbus 通信时,必须兼顾理论基础和实际问题,通过查阅设备文档、合理设置地址偏移与端序参数以及采取有效的数据验证方案,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交换。只有如此,才能满足现代工业自动化在数据采集、控制和监测等多方面的严苛要求.

本文作者:技术老小子

本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